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恒坤新材”)将于7月25日冲刺科创板IPO上会股票里啥叫杠杆,但其高度集中的客户结构、存贷双高的财务矛盾以及产能利用率不足仍募资扩产的逻辑,引发市场对其持续经营能力的深度质疑。
一、客户依赖症:近100%收入系于前五大客户,核心订单锐减
1. “命悬一线”的客户集中度
2022-2024年,恒坤新材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达99.22%、97.92%、97.20%,远超同行均值(35%左右)。其中第一大客户,客户A销售占比连续三年超60%(64.07%-72.35%)。
致命风险暴露:2022-2024年,公司向客户A销售自产光刻材料的在手订单从4751万元骤降至1773万元,暴跌63%,核心客户需求稳定性存疑。
2. 新客户开拓停滞
近三年累计新增收入超百万的新客户仅5家,且无一显著放量。公司坦言“研发资源有限,优先服务现有客户”,拓客能力薄弱。
二、财务谜题:坐拥6亿存款却狂借6亿,利息收入撑利润
1. 存贷双高合理性存疑
2024年末,公司银行存款达6.54亿元,同期银行借款激增至6.33亿元,现金与贷款规模高度接近。
利率倒挂的诡异操作:长期定存利率仅3.10%-3.55%,而借款成本显著更高。若以存款还贷可降低财务费用,但公司反其道而行。
2. 利息收入成利润“遮羞布”
2024年利息收入2129万元(占净利润22%),叠加政府补助(2021年占利润总额100.78%),主业盈利能力堪忧。
三、产能扩张悖论:利用率不足50%仍募资10亿扩产
1. 产能大面积闲置
2024年关键产品产能利用率:
• KrF光刻胶仅17.55%,BARC光刻胶21.43%,TEOS前驱体46.47%。
2025年上半年除SOC外,其余仍低于50%。
2. 募投项目“缩水”疑云
砍掉SiARC项目后,募集资金缩水至10.07亿元,但新增产能消化风险未解。例如:募资扩产KrF光刻胶(2024年产能利用率17.55%)和TEOS(产能利用率36.24%)。
监管两轮问询质疑:产能利用率偏低仍扩产是否合理?公司辩称“需专属产线、提前储备产能”,但未提供明确订单支撑。
四、科创属性存疑:自产产品毛利率连降,前驱体业务长期亏损
自产产品毛利率三连跌:从2022年33.52%降至2024年28.97%,主因“客户协商降价”,技术溢价能力不足。
前驱体材料持续负毛利:2022-2024年毛利率为-329.59%、-19.91%、-1.56%,拖累整体盈利。
监管拷问:科创板定位是否相符?
上交所两轮问询直指三大核心矛盾:
1. 客户集中度畸高是否威胁经营稳定性?
2. 存贷双高是否隐含资金受限或效率低下?
3. 产能利用率不足仍扩产的商业逻辑是否合理
恒坤新材虽标榜“光刻材料国产替代第一”股票里啥叫杠杆,但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、财务数据矛盾、产能闲置与盈利疲软等问题,已构成科创板定位的硬伤。